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潘懋元先生在刘佛年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大会上作主题发言

2014-10-20 张仕婧 点击:[]

10月16日下午,刘佛年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大会在华东师大举行,我校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出席此次大会并作为唯一一位校外嘉宾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全国各知名大学的教育学院(部)负责人、华东师大的党政领导、已退休校长、老教授代表以及教育学部的师生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大会由华东师大校长陈群教授主持。
潘懋元先生在发言中指出,刘佛年教授是中国近百年来一位享有崇高威望的教育理论家与高等教育事业家。前者体现于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理论和教育学教材建设上;后者体现于华东师范大学从创办到发展成为全国一流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实践上。纪念刘佛年教授,除了对他的学术造诣无限敬仰之外,更多的是怀着感激的深情,感激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初创时期的倡导、指导与支持。
潘先生在“文革”后重新提倡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在中国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对于这一倡议,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赞同者多,尤其是许多大学校长,他们亟需有高等教育理论来指导办学实践;而教育理论工作者,颇多非议。有的认为教育学就是教育学,教育理论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何必标新立异,另建学科;有的则认为教中小学生才需要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大学生只要有专门知识、学术水平就行了,世界上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大学教授的师范院校。当然,也有不少教育理论工作者持赞同与支持的态度,刘佛年教授就是其中最热心的提倡与支持者。
80年代初,为培养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人员和师资,潘先生同刘佛年教授商议招收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也得到刘佛年教授的大力支持。当年培养硕士研究生,不是先授权、后招生,而是先招生,有三届研究生培养经验之后,才可申请授权成为正式的硕士点。因而各校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可以自主招收硕士生。但当时厦门大学只有一个规模很小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只有一位教授,无力开出全部硕士课程;华东师大的教育学科力量雄厚,但教授们所研究的都是普通学校教育学,缺乏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力量。双方决定分别招生,合作培养。先在华东师大学习一年半的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再到厦门大学学习一年半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撰写高等教育学位论文。中国第一批的1982、1983两个年级的高等教育学科七名硕士,就是通过合作培养出来的。其后厦大师资力量成长起来,华东师大也已有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教授,才分别全程培养。这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体现创业艰辛的史实。
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初创时期,正是有这么一位德高望重、高瞻远瞩的教育学术权威的倡导、指导、支持,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才能够顺利发展。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二级学科体系,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出数以千计攻读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的硕士、博士,这使我们可以告慰于刘佛年教授。
最后,在刘佛年教授百年冥寿之际,潘先生代表高等教育学科的师生,向刘佛年教授致谢致敬。

刘佛年教授,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教育学原理创始人,在我国师范院校首创教育科学学院。同时,也是华东师大的主要创建者,对华东师大的创办、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陈斌 供稿)


上一条:潘懋元先生受邀参加上海电机学院升本十周年座谈会
下一条:刘海峰教授应邀到湖北大学作新高考改革专题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