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应邀为我院教育博士课程作“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级讲座”,讲座主题为“新型大学新思考: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讲座由陈文书记主持,潘懋元先生、王洪才教授、我院教育博士(Ed.D)学员及其他部分师生聆听了讲座。
蔡书记结合自身的实践,详细介绍了合肥学院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的办学情况。合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成功经验,仅仅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改革,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蔡书记总结了自身担任学校领导十几年的办学经验,和在座的师生分享了该校如何学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合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模块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进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蔡书记还就国际化服务地方建设介绍了合肥学院的宝贵经验。合肥学院建有中国安徽-德国中心、中国合肥-韩国中心,同德、韩等国和地区4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有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13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累计有2200名余学生赴国外留学,1100余名德国、韩国学生来我校学习、实习。德国前总统、时任德国下州州长伍尔夫先生、德国下州议会代表团、韩国两任驻华大使、韩国多任驻上海总领事以及大批国外政府、高校、企业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先后协助合肥市引进了德国大陆轮胎公司、西伟德集团等外资企业。帮助合肥市先后与德国奥斯那布吕克市、罗斯托克市、韩国瑞山市结成友好城市。积极促成黄山市与德国斯特拉尔松德市结为友好城市。2015年10月30日,默克尔总理在访问学校时,称赞合肥学院是“中德合作的典范”,并与李克强总理共同见证,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应用科学大学与合肥学院签订了“合作设立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应用科学大学孔子学院”协议。李克强总理题词:“三十而立、卓有成效、根深叶茂”,高度肯定学校的对德合作。2014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为题,全面介绍了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经历。
最后,蔡书记就如何构建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构架、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如何有效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机制改革、深化校企合作的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以及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开放与国际化问题、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地方新建应用型高校的危机与机遇进行了反思。
蔡书记一整天的分享非常精彩,参与讲座师生反响热烈,最后还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国际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尤碧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