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为全校研究生做精彩报告

2006-05-21 张仕婧 Clicks:[]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为全校研究生做精彩报告

5月19号晚七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为全校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敢为天下先――谈自己的体验,寄希望于研究生”的精彩报告。
潘懋元教授是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同时他还兼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等数十所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兼职教授。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潘老即首倡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并编写了《高等教育学讲义》一书,引起了国内许多高校校长及广大教师和管理者的高度关注;1978年潘老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4年教育部将该室改为所并下达编制,潘老被任命为所长;1986年该所被评为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潘老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潘老书写了中国教育学界众多的“第一”。
从教七十一年来,潘老不仅可谓著作等身,并且是桃李满天下。时至今日,潘老仍活跃于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第一线,也依旧对厦门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保持着殷切的期望,用潘老的话说,“拳拳之心,尚祈亮鉴”。
此次报告是我校“院长论坛”的第九场,由研究生院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教育研究院研究生分会协办。在报告开始半小时前,偌大的报告厅已经座无虚席,甚至两边的通道口也已站满。
潘老的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敢为天下先”。潘老从什么是研究生谈起,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研究”两字,而研究生从事的理论和应用工作,是处于科学前沿的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因此需要有勇气和自信心,不仅要敢于为天下之先,更要相信自己能为天下之先。
潘老提出创新不仅要有“敢于天下先”的勇气和自信心,而且还要敢于面对失败。事实上,创新性活动往往是“一战告捷易,屡北屡战难”。结合自己小学、大学教学工作、文学创作等亲身经历,潘老真诚地告诫同学们只有勇于面对失败时,失败才能真正成为“成功之母”。
潘老说,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但他将其改为“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仅“敢”、“半”两字之差,不仅深刻地刻画了潘老积极、主动投身于教育研究事业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将潘老严谨近乎苛刻的治学态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机遇未到来时,要敢于坐冷板凳,但潘老也语重心长地说,当机遇来临时,同样要敢于“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错失良机。
潘老谈到,从事科学研究要敢于持恒。结合二十多年来坚持举办学术报告例会、学术沙龙等历程,潘老说在持恒的过程中,作为研究生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积极参加各类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学术活动,要善于在不同思想的争鸣与碰撞中找到自身学术发展的“火花”。潘老还提出了“创新=科学(求同思维)+想象力(求异思维)+实践检验”的公式,也可谓对“敢为天下先”的经典概括。
尽管潘老早已是蜚声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家,但平易近人,态度谦和,让在场的同学真正领略了一代大师的风范。潘老的报告在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结束。
最后,潘先生还就同学感兴趣的问题一一做了精辟的解答。

教育研究院 李三青

Previous:厦门大学985二期“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创新研究基地接受校内中期检查评估
Next:教育部法制办领导来校委托考试研究课题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