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我院李仙飞博士后做了一场题为“乌托邦研究的缘起、流变与重新解读”的学术报告。
李博士从“乌托邦问题”谈起,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共产主义以及后来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布洛赫等学者所阐释的乌托邦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还重点介绍了蒂里希所阐释的“乌托邦思想”的终极意义,即乌托邦表现了人的本质,它是对人类历史中可能性的预示以及人在自己存在的一切方面的本质或本体意义上的不满,乌托邦的承担者能够把存在的一切方面推向前进,因而具有改造已有事物的力量。
在介绍了“乌托邦研究”的重要意义后,李博士回溯了“乌托邦研究”的起源和演化历程,并介绍了四种不同形式的“乌托邦思想”,即“狂热的千禧年主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通过对“乌托邦研究”的发展脉络的梳理,李博士进一步导入了当代思想家们对乌托邦精神的“重新解读”。李博士对罗尔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和吉登斯等著名学者的“乌托邦研究”的分析,鳞次栉比,精彩纷呈。最后李博士概括道,“乌托邦精神”向每一时代的人们展开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并提供了价值归宿。人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通达这一归宿的“桥梁”和“路”,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自我解放与自我发展的,这亦是“乌托邦”的真实的生命力所在。
李仙飞博士的报告以其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为基础,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关于“乌托邦研究”的各种理论流派,理清了其传承和发展脉络,并以哲学的视角诠释了“乌托邦”的内涵,引起了师生们的浓厚兴趣。大家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与李博士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直至报告结束后,仍有不少研究生与李博士探讨相关问题。
|
|
|
|
Previous:张彤博士作《当前职业结构、职业选择因素对高等教育策略的影响》的报告
Next:刘海峰教授赴澳参加“教育名家讲座”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