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杜祖贻教授一行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2008-03-13 张仕婧 Clicks:[]

2008年3月10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资深教授杜祖贻博士携同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麦继强教授和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魏维贤教授在我院作精彩报告,我院副院长史秋衡教授主持本次学术活动。
杜祖贻教授从教育研究与生理学的紧密关系入手,以“教育生物学――一个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为主题,提出“学母语与学外语有不同的脑生理活动”等重要学术观点,展现了教育生物学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我国教育理论“后发外生”和移植依附的客观现实,杜教授指出我国教育改良与科学技术尤其是与生理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教育改良的有效推行必须借助生物学的方法,这是我国教育理论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前提。从生物学的学科背景出发,麦继强教授探讨了应用科学手段研究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研究科学水平的重要性。麦教授认为,实验法和统计法是今后教育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整理、消化和吸收英文文献,也必须运用科学方法。教育研究因循守旧很难发掘“金子”,而独辟蹊径、运用新方法则很可能洞天别具,获得很多新东西。魏维贤教授则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高度概括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相似性,即新加坡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在此基础上,魏教授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及特点作出全面总结归纳,勾勒出新加坡高等教育特有的人文、社会景观及其独特性、灵活性。
报告精彩纷呈,与会师生笑声频频,掌声阵阵。潘先生对此作出高度评价,认为三位教授的报告融学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严谨客观而诙谐幽默,生动活泼而富有启发性。教育生物学和脑科学的方法对于拓展教育研究空间、促进教育理论运用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史秋衡教授也对报告给予充分肯定,报告最后在师生们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Previous:英国赫尔大学校长做题为“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学术报告
Next:《借鉴与超越: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结题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