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的四月,我院米红教授带领其学生2006级硕士生李晶来到北京,探访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人口学家,第九届、十届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
蒋正华教授时跨学科教育思想的实践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人口、经济、管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他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系统论的研究思维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使得他与其学生学术成果的辐射力量在社会众多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是怎样形成的?他又是如何将跨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用在对其研究生的培养上?带着这些问题,米红教授和他的学生与蒋正华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4月23日晚,在布置的温馨备至的客厅里,和蔼的蒋老师微笑着将他的学术研究道路娓娓道来。他谦虚地将走上跨学科研究道路归因为机遇和偶然,从电机电器制造到自动控制,从自动控制到人口学,再从人口学到经济学等等领域的转变,只是工作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当他说到1958年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成立一批新专业,于是他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一种对社会、对国家深沉的爱打动着我们。他还认为,只要将基础打好,方法工具掌握,一方面搞通的话,很多方面都会通。一个领域的成果能推动其他领域的创新,比如可将基因研究中的某些模型应用于经济分叉理论等等。至于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蒋老师认为自己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发展特长与意愿,因材施教,正确的学科研究方法与思路是研究生培养中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与蒋老师的交谈中,我们找到了他培养跨学科优秀人才的方法,同样找到了他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动力源,因为在交谈中除了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扎实的理工科研究基础、大气宽容的人格魅力,更能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晚辈的爱、对国家的爱。
|
|
|
|
Previous:“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攻关项目顺利通过鉴定
Next:范怡红教授参加 “全人教育与和谐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