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人民日报》发表林金辉教授理论文章――教学评估应该是种服务

2011-09-19 张仕婧 Clicks:[]

2011年9月14日,《人民日报》第12版刊发林金辉教授理论文章――“评估应该是种服务”。文章对即将完成的香港高校首轮质素核证作出评论,认为港版教学评估体现了评估服务于大学的正确理念和宗旨。文章充分肯定了内地首轮教学评估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新一轮教学评估是在首轮基础上的创新,应该强调教学评估为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本质和政策导向。
林教授指出,内地一些高校出于各方面的压力或需求,把教学评估奉为服务对象,自评成了“填补漏洞”,对照评估指标“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改什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沦为“为评而建、为评而改”,“折腾”、“扰民”,“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大学完全在为教学评估服务。内地关于教学评估的批评一直很多,有的难免偏颇、过激,但这些批评也反映了评估确实存在“隐患”。内地高校评估的问题,与高等教育体制和强制性的政府外部评估机制有关。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根本解决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的问题。
林教授认为,评什么是评估标准问题,标准过于统一,面面俱到,难以反映大学教学的核心要素和大学的办学特色;标准过度量化,看似科学、准确,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信度,反而为“钻空子”留下了空间。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的认同才是检验大学办学水平的可靠标准。香港把质素核证的重点放在课程内容,考察课程管理,质量监控,值得借鉴。谁来评是关键。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清一色来自高教系统内部,难以排除受干扰的可能。评价主体多元化、中介化、社会化是教育评估的国际趋势。内地高校的教学评估,可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中介评价制度。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香港教资会评审小组成员包括本地和海外学者,有高教系统外的人士如学生家长、中学代表和企业家参与评估,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这一点也是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的。
新一轮教学评估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林教授提出,要正确定位大学与评估的关系,树立评估为大学服务的理念;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根本解决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对新一轮教学评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林金辉教授是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设置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专家组成员。这篇文章是林教授应《人民日报》的约稿而写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凤凰网等众多主流媒体全文转载了这篇理论文章。(鄢晓供稿)

Previous:林金辉教授参加教育部专家考察团实地考察、评议3个拟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Next:王洪才教授、赵叶珠副教授应邀参加第五届中日高教论坛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