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张亚群教授应邀参加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09-08 张仕婧 Clicks:[]

2011年8月18日至20日,张亚群教授应邀参加了“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与汉口学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国际视野与探索创新”。与会学者80余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日、美、英、韩、挪威等国20余所高校。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大前校长章开沅作主题演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日本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华东师大丁钢教授,挪威汤姆•阿•崔普斯代德博士,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英国保罗•克拉克教授,华中师大教育学院余子侠教授,日本圣托马斯大学王智新教授,韩国庆尚大学校李庚子教授,台北教育大学校长林新发先后作大会报告。华中师大马敏校长、教育学院涂艳国院长,汉口学院董事长罗爱平、院长吴崇恕等致词。
章开沅先生强调,教育创新应建立在对教育历史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敞开思想,放宽视野,讨论未来发展之路。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只是片面的“科技决定论”的人。我们应以正常心态看待教育国际化,要用“心”来交流,代代相传。顾明远先生解析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现状与出路,并提出教育工作者应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牧野笃教授在《知识分配模式的转变和终身学习》报告中,论析“学习”在新的社会里是人和社会的生存方式。丁钢教授详列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留学生博士名单,生动展示教育交流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深远影响。史静寰教授透过清华大学的“院校主导型”国际化实践模式,论述教育国际化新进展。余子侠教授全面解读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交流及中华文化传播。其他学者从多视角解析对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新探索。
在小组报告中,与会者就中外教育交流的历史、政策、模式、留学生培养等作深入交流。张亚群教授主持一场小组讨论,并作论文报告。他从历史视角,探究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外教育交流的缘起、宗旨、演化轨迹与影响,揭示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演变的内在逻辑。报告引起与会学者的关注。在闭幕式上,张亚群教授作为大会第三小组总结发言人,汇报本组讨论主要观点。此次学术盛会,不仅深化对中外教育交流的认识,也促进了中外学者的交流与互动。
2010级博士生 曾华

Previous:李木洲同学顺利完成国家教改办借调期间的各项工作
Next:台湾中山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来访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