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24日,在高等教育学界素有博士生“华山论剑、学术争鸣、一试高下”盛誉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博士生论坛于在山城重庆盛大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下设5个分论坛,分别为:(1)大学文化嬗变及其当代境遇;(2)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与挑战;(3)大学的文化创新与大学发展;(4)大学文化建设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5)大学文化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截至2011年10月10日,本次博士生论坛共收到13所高校相关博士生论文60余篇。经论坛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40位博士生论文获参会资格,从中遴选出20位博士生做论坛报告发言。其中,我院2010级博士生方泽强、文静、陈秋燕、刁瑜4位同学递交的学术论文被会务组评审入选获参会资格;同时,方泽强、文静2位同学获邀作分论坛报告。
2011年10月23日晚,方泽强同学在博士生第二分论坛作了题为《大学文化范式变革刍议》的学术报告。方泽强同学重点大学文化范式变革、变革目标实现等方面,综合阐述大学文化范式变革。报告过程中,方泽强同学镇定得体的语言表达、严密的逻辑、精美的PPT展示,获得了与会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获得第二分论坛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发言资格。
2011年10月24日上午,文静同学在博士生第三分论坛作了题为《质量文化调查:欧洲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强化的新路径》的学术报告。文静同学从欧洲大学联合会(EUA)发起的质量文化背景介绍开始,深刻剖析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改革与质量文化发展与变革。报告过程中,文静同学活泼生动的语言风格、欢快淋漓的表述形式、生动丰富的内容展现、精美的PPT展示,获得了与会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获得第三分论坛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发言资格。
2011年10月24日下午,博士生主题报告会上,四个分论坛的四位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别是:清华大学陆一同学的《探究大学校长对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厦门大学方泽强同学的《大学文化范式变革刍议》、厦门大学文静同学的《质量文化调查:欧洲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强化的新路径》、北京大学王友航同学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政策的话语主题分析》。
此次博士生论坛,不论从入选参会资格论文的评审,还是学术报告的汇报质量,充分体现了我院博士生培养质量与水平,我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源地的雄厚实力,也充分展现了我院莘莘学子的奕奕风采。
刁瑜 重庆供稿
|
|
|
|
Previous:刘海峰、张亚群、郑若玲等出席“第五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育史论坛”
Next:阿尔特巴赫教授应聘我校客座教授并作“南强讲座”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