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发起组织的“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系列报道和讨论,备受广大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大学生的关注。近日,我院王洪才教授和徐岚老师就这一话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在采访中,王洪才教授认为,现在大学里功利主义风气居于统治地位,价值观教育非常匮乏,于是对根底问题的追问就很弱。徐岚老师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我国大学价值观教育匮乏:一是大学管理的功利主义倾向;第二个原因是大学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
那么,如何改变大学价值观教育缺失的现状呢? 王洪才教授认为,对于那些有价值追问的学生而言,引路人是最重要的。经历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与生活中言传身教,与学生分享自身对生命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道路。徐岚老师认为应该对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另外,王洪才教授和徐岚老师还给像杜克海一样迷茫的学子提出了一些建议。王洪才教授说,大学提供了比社会上更多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有追求的学生要主动获取和利用。每个学校都有善于思考、特立独行的教师。如果杜克海同学去拜访他们,他们必然会给予真诚的帮助。王教授说:“这个世界上始终有一群人在追求一些名利之外的理想,只是你需要坚定地抵御世俗的偏见。”徐岚老师指出,我们与其抱怨社会大环境不能创造更好的条件,不如以小我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汇聚来影响整个时代的价值观。如果90后都能摆脱功利主义思维,无疑将改变整个社会的氛围。
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中国广播网、环球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技网等众多主流媒体纷纷关注和转载了此次采访的内容。
11硕 刘李春
|
|
|
|
Previous:访学博士生王莲涔作关于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现状的报告
Next:张亚群教授应邀赴美参加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第十八届年会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