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教育研究院潘懋元教授接受中国教育报专访

2012-12-31 张仕婧 Clicks:[]


潘懋元,我国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的“名片”》5月18日)

 
近日,我院潘懋元教授接受中国教育报专访,题为《高等教育学拓荒者潘懋元:大学开始走内涵式发展路》,全文如下:
2012年,我虽然92岁,但还在工作岗位上,我还在继续关注高等教育。我家的学术沙龙还在继续,我还在学习教育部的文件。今年,我还带着学生们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12月我就到过汕头大学。
   要我回顾2012年,我谈的话题还是离不开高等教育。年终了,我想借《中国教育报》,谈一下我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2年,我欣喜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注重质量的提升,大学开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且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是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也让我感到忧虑。这其中我最关注的是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一方面有适龄人口减少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还有很多考生弃考。再有另外一个问题也要引起注意,一些学生考上了大学也不去上,这些都与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抬头有关,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收入低。我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如果他们能普遍拿到四五千元,那人们就会对接受高等教育有更多信心了。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收入。因为现在大学生只要不挑肥拣瘦,找到工作还是问题不大,所以大家就认为他们生活稳定没有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知识分子对生活的诉求更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如果他们的收入不高,生活困难,也会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
   还有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这方面的改革确实有难度,但是一些学校在引进教师方面,行政干预太多,条条框框太多,什么学历“查三代”,非“211”和“985”不要等现象,都是行政权力过大的结果。其实这些不良现象,教育部是不提倡的,我专门查过资料,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这份文件,其中就提出“重形式轻内容的评价方法亟待根本扭转”,查学历、看名校就是“重形式轻内容”的表现,所以问题出在一些学校的“土政策”上。
新的一年,最大的希望是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成绩进一步提高,各种问题不断解决。
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中国广播网、环球网、新浪网与腾讯教育等众多主流媒体纷纷关注和转载了此次采访的内容。







教育研究院 刘李春

Previous:贺祖斌教授来我院做第22期厦大高教讲座
Next:刘海峰教授出席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