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潘懋元先生作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导师报告会暨闭幕式总结发言

2013-11-05 张仕婧 Clicks:[]

11月2日晚,正值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闭幕之际,潘懋元先生应邀作博士生导师报告会暨闭幕式总结发言。
潘先生首先肯定了此次国际论坛取得的显著成果,论坛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加深了解相互间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学术窗口;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十二年来,论坛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世界及区域间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
潘先生指出,作为此次国际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士生论坛为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博士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高等教育的希望在于参会的年轻的学者,尤其是在座的博士生们,应该要时刻关注博士生的成长。
之后,潘先生也提出了自己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担忧。一是现今我国具备博士培养资格的单位基本上是985高校,至少是211院校,导致所有的高校向研究型大学看齐。而现实中,高等教育要实现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这种精英化的思维已经很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二是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在研究传统大学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包括民办高校和部分高职院校。潘先生认为,目前政府已在逐步清理民办教育的歧视政策,但民办教育的发展前景依旧不容乐观。而高职院校的“低投入高收费”的政策致使高职院校至今未受到合理的待遇。三是地方本科定位较难。潘先生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新办高校在成为本科之后,开始努力争取招收研究生的授权,最后都向清华北大看齐,导致发展同质化。而现实中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精英大学,更应该关注地方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四是勇于做合乎逻辑的偏见。也就是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敢于大胆的假设,要勇于追问,对一些看似“偏见”要以宽容态度对待。
最后,潘先生提出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MOOCS现象?他认为,信息化时代的今天,MOOCS已无孔不入,对于像这样的新事物,我们需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闭幕式后,已是晚上十点多,与会者纷纷要求与潘先生合影,潘先生欣然接受了邀请。

(陈斌 供稿)


Previous:我院师生承办及参加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
Next:史秋衡教授主持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导师报告会暨闭幕式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