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至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我院吴薇副教授及硕士生朱乐平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分会场报告。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高校教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议题主要有:高校教学发展工作的组织架构、人员发展与自我评价,教师发展组织初期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如何促进教师参与教学发展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方法与实践,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学业评价。本年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以及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40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大家通过研修班、大会报告、工作坊、圆桌会议、教学发展1+1、教学研究报告、教学相声和兴趣小组午餐等多种形式一起讨论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在大会报告上,图灵奖得主John E. Hopcroft教授、密歇根大学副校长Volker Sick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袁笃平教授分别做了“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Synergy between Teaching and Service”、“课程教学中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元素”的精彩报告,他们根据自身的管理经验、教学研究分享了对教师发展的体会。
吴薇副教授和朱乐平硕士生在分会场作题为《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教师发展中心研究》报告。吴老师首先介绍了自身研究经历以及潘懋元教授目前主持的《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内涵、方式与动力》课题,指出当前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分析了澳大利亚八大名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使命陈述,并通过归纳其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指出澳洲高校做法对我国研究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启示。报告后吴老师与参会代表进一步探讨了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院校教师发展工作的定位以及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
据悉,“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高校教学发展网络”由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学发展中心于2013年共同倡议发起成立。我院范怡红教授是该网络的学术顾问,范老师为该网络的建立做了许多国际联络和学术支持工作。今年六月,范怡红教授和吴薇副教授作为厦门大学代表受邀作为观察员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教育发展联盟委员会议。此次委员会议上,范怡红教授等人向委员会会议代表介绍了中国教育发展联盟产生的背景及当前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师发展的情况。经过各国联盟代表的热烈讨论,国际教育发展联盟委员会会议通过了接受中国教育发展联盟作为国际教育发展联盟成员的意向。
2013级硕士 朱乐平 供稿